关税暴涨,刮起了东南亚转口贸易风?5大热门国优劣势大揭秘!
2025-3-27

01 转口贸易怎么操作才能合规?
目前,中国转口贸易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换包装或组装:在第三国进行组装是最常见的转口贸易形式之一。例如,中国生产的电子产品零部件可以先出口到越南,在越南完成组装成整机后再出口到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产品在第三国获得新的原产地身份,从而规避美国对中国成品的高额关税。
风险:仅仅在越南换个包装或进行简单组装,并不足以让商品被认定为越南产。根据国际贸易规则,商品必须在越南经过“实质性加工”,才能获得越南的原产地认证。
例如,如果中国出口的是布料,而越南将布料加工成成衣,这个加工过程可能被视为“实质性加工”。相反,如果只是将中国制造的成品运到越南,进行简单的包装或组装,通常不会被认可为越南产。
二、建厂: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如果转口贸易的规模较大且长期稳定,可能会选择在第三国建厂。这意味着将部分或全部生产环节转移到第三国,如在柬埔寨建立服装加工厂,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和政策优势,将产品出口到美国等市场。
风险:建厂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包括厂房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此外,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法律法规、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等因素。
为了规避美国的高额关税,转口贸易需要满足“实质性加工”的标准。实质性加工的认定标准包括:
制造或加工工序:在一方境内进行赋予加工后所得货物基本特征的主要制造或加工工序。
税号改变:非一方原产材料经过在该方境内加工生产后,所得产品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中四位数级的税目归类发生了变化。
从价百分比:完全在一方获得的原料、组合零件、劳工价值和产品开发支出价值的合计与出口制成品离岸价格(FOB)的比值应大于或等于30%,并且最后的制造或加工工序应在该方境内完成。

02 东南亚出口美国享有哪些关税政策?
政策一:美国的普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 GSP)是一项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优惠政策。
该政策旨在通过取消或降低发展中国家所制造商品的关税来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美国的GSP覆盖了大约5000个关税项目,其中约3500个可供所有普惠制国家使用,约1500个仅供最不发达国家(LDCs)使用。
政策二:MFN Rate(最惠国税率):作为 WTO 成员国,东南亚国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通常按照 MFN Rate 缴税。MFN Rate 确保了 WTO 成员国之间的非歧视性贸易待遇。
东南亚国家在GSP和MFN Rate中的受益情况,以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为例:
- 柬埔寨:柬埔寨作为受益的发展中国家,其部分产品(成衣和鞋类、旅行用品)可以享受美国GSP的关税优惠。
- 泰国:泰国的部分产品也享受美国GSP的关税优惠。例如,泰国的9类商品(如新鲜兰花、榴莲、木瓜干、玉米、酱料、银饰等)在2010-2011年期间获得了GSP待遇,关税降至零。然而,美国也取消了泰国虾制品和轮胎的GSP待遇,因为这些产品的出口量超过了规定的上限。
- 越南:越南并非GSP的受益国家。越南对美国的出口商品大部分(纺织品、电子产品)按照美国的最惠国税率(MFN Rate)缴税,成衣和鞋类出口欧美市场几乎零关税。
- 印尼:印尼作为受益的发展中国家,其部分产品(农产品、矿产)可以享受美国GSP的关税优惠。
-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部分产品(半导体、清真食品)也享受美国GSP的关税优惠。

MFN Rate 和 GSP 为东南亚国家出口到美国提供了较低的关税优惠,有助于这些国家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具体税率会根据商品种类和类别有所不同,企业需要查阅最新的美国关税表(HTSUS)以获取准确信息。光伏产品等特定商品可能面临较高的反倾销税,企业需要特别关注这些产品的关税政策。
政策三:无贸易战附加税(不受301条款约束):东南亚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301条款附加关税。
这是因为美国的301条款主要针对中国,而东南亚国家并非该条款的直接适用对象。然而,如果东南亚国家的产品被认定为在中国进行了 substantial transformation(实质性转变),则可能仍会受到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03 东南亚建厂的5大热门国家
I 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独特魅力!
1.柬埔寨
柬埔寨以其极低的经商成本、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和优越的贸易政策,成为制造业投资的理想目的地。以下是柬埔寨的核心优势:
劳动力成本:2024年,柬埔寨的最低工资仅为204美元/月,远低于泰国(300-320美元/月)和越南(180-220美元/月,视地区而定)。
用电成本:在经济特区内,工业用电价格可低至0.137美元/千瓦时(如盛世港经济特区)
贸易政策:柬埔寨通过美国GSP(普惠制)和欧盟GSP享受低关税待遇,成衣和鞋类出口欧美市场几乎零关税。
税收优惠:柬埔寨对出口导向型企业提供企业所得税豁免(最长9年)和进口原材料免税政策,经济特区的增值税(VAT)为0%,大幅减轻企业税负。
缺点:罢工事件频率较高,罢工原因多样,主要包括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

2.越 南
劳动力成本:2024年,越南的最低工资为180-220美元/月,视地区而定。
用电成本:越南的工业用电价格范围在0.07-0.18美元/千瓦时。
贸易政策:越南是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并且参与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越南还与欧盟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享受欧盟市场的优惠关税待遇。
税收优惠:越南对出口导向型企业提供企业所得税优惠,经济特区的增值税(VAT)为0%,大幅减轻企业税负。
缺点:罢工事件较为频繁,2024年第二季度就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罢工事件。罢工原因复杂,除了要求加薪外,还包括对工作条件不满、对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不满等。2
3.泰 国
劳动力成本:2025年1月1日起,泰国最低日工资标准上调至平均355泰铢,泰国工人平均工资在3000-4000元人民币每月(包含了基本工资、福利补助、加班费、社保等)
用电成本:泰国的工业用电价格范围在0.10-0.14美元/千瓦时。
贸易政策:泰国是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成员国,目前对外已签署14项多、双边自贸协定,包括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印度、秘鲁等国家的双边自贸协定,以及作为东盟成员国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此外,2022年5月23日,泰国宣布加入由美国发起的“印太经济框架”,与美国、韩国等国家共同成为IPEF初创成员国。泰国出口商品享受美国、瑞士、挪威、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普惠制待遇。
税收优惠:泰国政府推出“东部经济走廊”计划,成为“泰国4.0”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计划主要包括在东部沿海的罗勇、春武里和北柳三府设立经济特区,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实施投资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高附加值产业落户。泰国对多数商品实行自由进口政策,仅对部分产品实施禁止进口、关税配额和进口许可证等管理措施。
缺点:用工成本相对越南较高。

4.印 尼
劳动力成本:2025年预计升至340-370美元/月。制造业普通工人约为2-3美元/小时,熟练工人约为4-6美元/小时。印尼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
用电成本:印尼的用电成本相对较低。根据2024年的数据,印尼的电价为每千瓦时0.068美元(商业用户)
贸易政策:印尼是多个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包括中国-东盟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东盟-印度自贸区、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自贸区等。这些协定降低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增长。印尼的地理位置优越,连接亚洲和大洋洲,扼守马六甲海峡等重要的国际贸易航道
税收优惠:印尼政府鼓励外资,提供多种税收优惠和投资激励措施,如企业所得税减免、土地使用权优惠等。
缺点:印尼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较低,高技能劳动力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印尼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爪哇岛以外地区的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导致物流成本较高。
马来西亚
劳动力成本:马来西亚的劳动力素质较高,技术先进,能够满足制造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具体工资水平因行业和岗位而异,但整体上马来西亚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适合技术密集型产业。
用电成本:根据2024年的数据,马来西亚的工业用电价格为每千瓦时0.10美元左右。
贸易政策:马来西亚是多个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包括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这些协定有助于降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增长。此外,马来西亚还与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拓展了其国际贸易网络。
税收优惠:马来西亚政府积极推动制造业发展,提供多种税收优惠和投资激励措施。例如,对出口导向型企业提供企业所得税优惠,经济特区的增值税(VAT)为0%,大幅减轻企业税负。
缺点: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马来西亚的土地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吉隆坡和柔佛州。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建厂和运营成本。马来西亚的某些政策和法规可能会发生变化,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并适应这些变化,以避免因政策调整带来的经营风险。
I 总结
东南亚国家通过参与MFN Rate 、GSP 、301条款附加关税等到美国提供了较低的关税优惠,有助于这些国家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转口贸易需要满足“实质性加工”的标准,否则可能无法规避美国的高额关税。建厂是一种长期解决方案,但需要考虑前期投资、当地法律法规、劳动力成本和基础设施等因素。
今天先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小灯认为没有所谓的好不好,只有合不合适,也有不少人讨论转口到台湾,你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